匠心领航 智造未来|记青岛高新区首位“青岛大工匠”封善斋
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(青岛)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研究院产品设计负责人封善斋,被授予“青岛大工匠”荣誉称号。在青岛市2025年“7.26工匠日”暨职工创新创造大会上,他作为宣讲代表,分享了“21年走了0.62微米”的匠心故事。封善斋曾获2024年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,并入选青岛市“未来之星”新锐人才领航计划。他深耕精密测量领域二十载,从机械设计工程师成长为行业标杆人物,以创新与坚守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。
技术突破: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
他主导开发了百余种三坐标测量机,其中亚微米级CMM设备达国际顶尖水平,打破国外技术垄断;突破性提出21项激光补偿技术,获27项专利(转化率85%),大幅提升测量精度与稳定性。带领团队研发的“三瓣式弹托检测系统”“复杂工况智能测量设备”“数控机床数字孪生方案”及“高反光亮面瑕疵AI检测方案”等,为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等领域提供核心检测装备,推动中国智造跻身世界前列。
标准引领:提升中国智造全球话语权
他不仅是技术专家,更是行业标准奠基者。牵头起草多项三坐标测量国家标准,参与国际数字化转型研修项目,推动中国智能制造标准走向世界,在“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”国际研讨中贡献“中国方案”,提升全球产业话语权。
创新驱动:智慧方案创造商业价值
他从“零”组建方案开发团队,创立CMS产品线业务,累计销售自动化及行业专机方案近20亿元,实现5年复合增长率27%的高速增长。智慧质量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产业升级与降本增效,成为行业创新典范。
薪火相传:锻造行业人才脊梁
他培养了30余名技术骨干,助力中国测量机行业夯实人才支撑;建立完善研发流程与质量管理体系,引入国际领先的Leica HIP流程,提升团队效能;坚定“技术创新永无止境”的信念,通过专利证书、研发手稿等实物传承工匠哲学。“从0.9微米到0.28微米,这0.62微米的突破,我用了21年。一个人、一辈子、一份事业,我会继续深耕高端精密仪器仪表赛道,以工匠精神追求极致精度,让‘中国精度’成为丈量世界的标尺!”封善斋说。以匠心为炬,照亮制造高地的星辰大海。在青岛高新区这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热土上,封善斋并非孤例,这样的身影遍布于车间的每一条生产线、实验室的每一台仪器旁、研发室的每一张设计图前。他们或许姓名不同、岗位有别,但他们眼底的专注、手中的严谨、心中的热爱,都在诠释着同一种“工匠精神”。这千千万万双勤劳而执着的手,共同构筑起高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,成为中国制造业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的生动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