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青岛工匠日” | 用真心铸“匠心” 以“匠日”筑匠梦
7月26日,我们迎来第二个“青岛工匠日”。这是一个产业工人、技能人才专属的节日。近年来,青岛高新区总工会聚焦创新驱动,搭建平台激励奋进,自觉以第一站位、第一力度、第一标准,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,不断厚植工匠文化、培育工匠人才,充分发挥工匠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,增强工匠人才职业荣耀,推动工匠由“一人作贡献”向“带领大家共同作贡献”提升,全力打造新时代“工匠之城”。同时积极引导技能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发向上,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迸发新力量、展现新作为,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。
田永帅:防疫攻坚 让检测速度快起来
田永帅是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主管,作为公司技术方面的“带头人”,他主要从事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工作,主持或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科技研究项目4项,其中1项课题已经顺利结题、3项课题在研。累计获得资金资助2000万元人民币,拥有发明及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0项、软件著作权1项,发表论文2篇,其中一篇收录于JCR(《期刊引用报告》)一区。
从组建团队到研发产品,田永帅在汉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。他凭借10年的医疗医药研发经验,带领团队积极研发多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和检测仪器,为防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2020年,田永帅获得青岛市委组织部颁发的“青岛市高层次人才”证书。2021年,田永帅荣获“青岛工匠”称号。据了解,田永帅是青岛高新区首位自主培训的“青岛工匠”。
宋明全:让每一条焊缝都达到完美的“青岛工匠”
作为青岛宏达赛耐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焊接技师,宋明全焊接理论知识全面,熟练掌握MIG、MAG、TIG等多种焊接方法,精通轨道行业常用的碳钢、不锈钢、铝合金等多种焊接材料的焊接工艺。自2011年获得国际焊接技师以来,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,不断钻研提高自己的焊接技能水平及焊接理论知识。因为焊工这一职业的特殊性,宋明全一直在探索如何提升焊接生产的自动化水平。他利用公司现有条件,改进了焊接焊管机实现了环焊缝的自动化焊接,设计制造了纵缝焊接设备,实现了部分纵焊缝的自动化生产。
多年的辛勤耕耘,换来的是累累硕果。2016年宋明全参加“焊接技术大比武”取得了第一名,同年9月被授予区级“工人先锋”称号;2017年被评为区级“最美职工”“阳光市民”;2019年11月获得区级“技术能手”称号;2022年荣获“青岛工匠”称号。
朱维中:扎根计量四十载 专注创新传承工匠精神
朱维中是海克斯康生产装配技术的领头人、公司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核心人物。朱维中主导开发的多款测量设备,以及成功从国外引进并生产的集团多款产品,无一不彰显着他精湛的装配技术和前瞻的研发视野。他善于驾驭复杂挑战,屡次化解公司的棘手难题,同时,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导师,精心编纂指导多项产品装配工艺规程,为公司培育了一大批技术扎实的一线精英,为企业的技术传承与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近年来,朱维中先后荣获了“青岛工匠”、“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”等荣誉,其领衔的工作室也获评“青岛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,他的努力不仅赢得了众多创新成果与专利的肯定,更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
董兰飞:专注轮胎领域技术研发 深耕二十年成为行业佼佼者
董兰飞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海威物联事业部总工程师,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。她深耕轮胎RFID技术近20年,致力于研究轮胎内部的身份证应用技术,不断扩大研发格局,形成了一套包括RFID电子标签产品、工艺、自动化设备、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内的RFID智能轮胎整体解决方案,实现橡胶轮胎产业链多工序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。
近年来,董兰飞的多项研发成果先后获评石化联合会专利金奖、技术发明一等奖、科技进步二等奖,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。董兰飞本人先后荣获 “青岛产业领军人才”“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”“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标准化突出贡献个人”“青岛工匠”“青岛市工人先锋”“青岛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”等荣誉称号。